在没有自拍神器的古代,人们要想晒“自拍”,靠的是古法纯手工自画像。今天,AI帮他们实现了这个愿望。有人用Midjourney+GPT-4创造了一系列历史名人的自拍,并配上推文和话题。从夏娃到孔子,从穴居人到成吉思汗,从爱因斯坦到猫王,古今中外的名人都被安排了一遍。比如伊娃在苹果树前自拍,并写道:“刚发现一个奇怪的水果,我要咬一口吗?”#伊甸园日记#我眼中的苹果。
“有意见”留言板
@不倒翁:双方合作目前还是单方面输出,就是GPT-4提供逻辑语句和逻辑解释,生成Midjourney 所需的内容模式关键词,还是不能反过来输出,就是GPT-4只能对文字进行理解,还不能对图画进行理解。如果GPT-4可以点评图片内容,那AI生成就又更进一步。
@黑咕隆咚:这个创意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它突破了时空限制,但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潜在的问题,比如道德与隐私问题、技术滥用如恶意制作虚假信息误导大众、观众对历史人物的误解等等。
@周一见:果然“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这一现象揭示了技术创新、名人效应、社交媒体传播力和产业融合等诸多因素作用下的成功案例。生成式AI的影响已经慢慢渗透,现在学习和利用生成式AI无疑将会给自己带来更强的竞争力,如果闲来无事,都可以去试试,起码它挺好玩的。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tlassian、Intuit和AWS三大企业巨头正在为智能代理时代做准备,重新思考软件构建方式。当前企业API为人类使用而设计,未来API将成为多模型原生接口。Intuit在QuickBooks中应用自动发票生成,使企业平均提前5天收款;AWS通过AI辅助迁移服务显著提升效率;Atlassian推出内部员工入职代理和客户代理,节省大量时间成本。专家强调需要建立强大的数据架构和信任机制。
这项研究首次系统评估了AI代码智能体在科学研究扩展方面的能力。研究团队设计了包含12个真实研究任务的REXBENCH基准,测试了九个先进AI智能体的表现。结果显示,即使最优秀的智能体成功率也仅为25%,远低于实用化要求,揭示了当前AI在处理复杂科学推理任务时的显著局限性。
MIT研究发现,使用生成式AI完成任务时,大脑运作方式与单纯依靠自身思考存在显著差异。研究显示,使用ChatGPT等工具的用户记忆力更差,神经连接活动减少,对所写内容的回忆能力明显下降。虽然AI工具能提高效率,但可能导致用户缺乏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和掌控感。研究强调需要更多科学数据来了解AI使用对人类认知的长期影响。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MEMFOF光流估计新方法,在保持顶尖精度的同时将1080p视频分析的GPU内存消耗从8GB降至2GB,实现约4倍内存节省。该方法通过三帧策略、相关性体积优化和高分辨率训练在多个国际基准测试中取得第一名成绩,为高清视频分析技术的普及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