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小鹏与问界AEB系统争论的不断发酵,7日晚某知名汽车网站直播了一场黑夜环境下对问界M5和小鹏G6的AEB对静态假车识别测试。
测试中,小鹏G6在30km/h的测试速度下完全没有反应,直接撞上了假车;问界M5 EV从30km/h到80km/h都成功地刹停。以真实的测试结果,强有力地终结了AEB到底有没有用的激烈争论。
“有意见”留言板
@嘀嘀学生卡:AEB并不是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钥匙,有没有AEB也不是判定一辆车好不好的唯一标准。不过,汽车行业大佬开始就AEB这一关乎安全的功能展开讨论,把这个话题拉到一个新高度,倒也是件好事。
@老董:小鹏与问界的碰撞,可以看成概念与产品的一次交锋。追捧一个概念不难,但把概念变成真正成熟的产品,就需要长期且持久的技术投入。有些概念厂商缺乏这样的技术投入,那创造出来的,就只能是一个虚有其表的空壳子,所以是骡子是马还是要拉出来遛遛。
@卷王:这是个卷的时代,AEB能不能大卖谁也不知道,但AEB绝对可以成为卷对手的一个新维度。今天的产品竞争就是我虽然不能全面超越,但我能开拓一个细分品类,在这个品类里我能超越就可能做出爆款就是赢家。
@没有意义:AEB说白了就是一种预防性的主动安全技术,是作为ADAS的一项应用而开发的。要不先公开回答下技术问题,再来说好不好行不?面对恶劣环境造成的过压欠压怎么做的?误触发率问题解决了吗?要是非从大趋势说,车路、车城协同吧。一直没明白这一层意义是啥?有车城,你得先有车路、自动驾驶,但要实现车路、自动驾驶,你又得从整个城市模型做规划。有什么可吵的?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媒体搬运工:我的汽车默认打开了AEB,出现过几次误刹车。汽车的安全功能有时就是心理安慰,最终还是靠脚刹车。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Luminary Cloud宣布完成7200万美元B轮融资,专注开发"物理AI"技术。该公司云原生平台可将仿真速度提升100倍,利用物理信息模型实时预测汽车、飞机等产品性能。公司推出针对特定行业的预训练模型,包括与本田合作的汽车设计模型和与Otto航空合作的飞机开发模型。融资由西门子风投领投,将用于扩大研发团队和市场销售。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通过MotionBench发现,当前最先进的AI视频理解模型在精细动作理解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准确率不足60%。他们提出的通过编码器融合技术TE Fusion有效改进了这一问题。这项研究揭示了视频AI理解的基础能力缺陷,为该领域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伦敦量子动态科技公司宣布交付业界首台采用传统半导体制造工艺的量子计算机。该系统已安装在英国国家量子计算中心,使用标准化300毫米硅晶圆,是首台自旋量子比特计算机。系统采用CMOS技术,占地约三个19英寸服务器机架,具备数据中心友好特性。公司开发的可扩展瓦片架构支持大规模生产,未来可扩展至每个量子处理单元数百万量子比特,为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多家机构推出OVO-Bench评测体系,首次系统评估视频AI的在线理解能力。研究发现当前最先进的模型如GPT-4o在实时视频理解任务中表现远不如人类,缺乏时间感知、实时记忆和主动响应能力。该研究为智能家居、在线教育、医疗监护等实际应用场景的AI升级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