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来自KAUST和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提出了MiniGPT4-Video——专为视频理解而设计的多模态大模型。背后技术是通过将视觉特征转化为LLM空间,从而实现了对单幅图像的理解,然后使模型通过输入多帧训练来理解视频。
MiniGPT4-Video能够同时处理时态视觉数据和文本数据,因此善于理解视频的复杂性。比如上传一个某个品牌的宣传视频,MiniGPT4-Video能够为其配出标题以及宣传语;看过一簇簇花盛开的视频,MiniGPT4-video还可以即兴作出抒情诗。
“有意见”留言板
@剪辑尸:演示效果很棒,实际体验翻车的产品太多了,尤其是直接生成视频的方式,目前还是挺容易失败的,MiniGPT4-Video看起来实用性一般,但是AI终于能看懂视频的做法了,也许以后能有助于提高视频生成的成功率吧。
@PD:这种模型的能力在于它不仅可以识别视频中的视觉元素,还能理解视频中的语境和情感,这对于自动内容生成、视频摘要、广告创意和许多其他应用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nthropic发布了面向成本敏感用户的Claude Haiku 4.5大语言模型,定价为每百万输入令牌1美元,输出令牌5美元,比旗舰版Sonnet 4.5便宜三倍。该模型采用混合推理架构,可根据需求调整计算资源,支持多模态输入最多20万令牌。在八项基准测试中,性能仅比Sonnet 4.5低不到10%,但在编程和数学任务上超越了前代Sonnet 4。模型响应速度比Sonnet 4快两倍以上,适用于客服聊天机器人等低延迟应用场景。
上海AI实验室联合多家顶尖机构开发出全球首个科学推理大模型SciReasoner,该模型在2060亿科学数据上训练,支持103个科学任务,能够像科学家一样进行逻辑推理并展示思考过程。它实现了化学、生物学、材料科学等多领域知识整合,在分子设计、性质预测、文献分析等方面表现出色,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AI助手工具。
英国初创公司Nscale将为微软建设四个AI数据中心,总计部署约20万个GPU,合同价值高达240亿美元。首个数据中心将于明年在葡萄牙开建,配备1.26万个GPU。德州数据中心规模最大,将部署10.4万个GPU,容量从240兆瓦扩展至1.2吉瓦。所有设施将采用英伟达最新Blackwell Ultra显卡。
南洋理工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SHINE方法,这是一种无需额外训练就能实现高质量图像合成的新技术。该方法通过巧妙引导现有AI模型的潜能,能够在复杂光影条件下完美合成图像,包括准确的阴影生成和水面倒影效果。研究团队还创建了ComplexCompo基准测试集,验证了SHINE在各种挑战性场景中的卓越性能,为图像编辑技术的发展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