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中国移动在2022年科技周暨移动信息产业链创新大会上发布《中国移动6G网络架构技术白皮书》,提出“三体四层五面”6G总体架构设计,是业界首次系统化的6G网络架构设计。中国移动副总经理高同庆表示,架构是移动通信系统的骨骼和中枢,至关重要。
总体架构设计中,“三体”为网络本体、管理编排体、数字孪生体,“四层”为资源与算力层、路由与连接层、服务化功能层、开放使能层,“五面”为控制面、用户面、数据面、智能面、安全面。
我们的科技留言板“有意见”如下
@西红柿课代表:中美两国都在5G还没普及的情况下发展6G其中自有深意。美国通过淡化5G技术来发展6G是必然选择,这与中国当年的策略类似。作为经历了从2G到5G时代的我来说,对3G时代似乎没有太多的印象,近些年才知道当时高通控制着3G核心技术,中国通过延长2G网络的使用时间,提前建设4G网络的方式压缩了3G时代。
@火鸡:美、日已投入巨资布局6G,中国也不甘于后。开展技术竞备的同时也要警惕别让美日带偏了,要让“灵魂跟上身体”。元宇宙不是市场的方向,空天地海通信一体怎么用?谁能支撑起6G的投资?突破“星链”做好星地融合等问题都亟待探索与突破。
@锐角:未来6G与数字孪生将相互融合促进。6G能为数字孪生的交互层提供大容量、低时延的数据传输,推动数字孪生技术的应用。反过来数字孪生也能为6G技术的研究提供新解决方案。6G时代,才是数字孪生融合应用的活跃期。
@华强萨日朗:5G商用牌照发放三年了,5G网络高频信号抗干扰能力弱的问题尚未被攻克,刮风下雨甚至你面前走过一个胖子都会对信号造成极大干扰。6G所选用的频段更是高至太赫兹,抗干扰问题又该花费多长时间来解决?
@黑咕隆咚:马上要迎来6G了?而我还在用4G?据说未来用6G下载一部电影可在1秒内完成,能实现全球无缝覆盖,网络信号可以抵达任何的偏远乡村,还能预测天气,快速应对自然灾害等,重点是比5G更廉价!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网络安全威胁呈指数级增长。勒索软件、AI驱动的网络攻击和物联网设备漏洞成为主要威胁。企业需要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策略,包括风险评估、安全措施实施和持续监控。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区块链和量子计算为网络安全带来新机遇。组织应重视员工培训、供应链安全、数据治理和事件响应能力建设。
滑铁卢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ScholarCopilot,一个革命性的AI学术写作助手。该系统突破传统"先检索后生成"模式,实现写作过程中的动态文献检索和精确引用。基于50万篇arXiv论文训练,引用准确率达40.1%,大幅超越现有方法。在人类专家评估中,引用质量获100%好评,整体表现优于ChatGPT。这项创新为AI辅助学术写作开辟新道路。
AWS Amazon Bedrock负责人Atul Deo正致力于让人工智能软件变得更便宜和更智能。他在12月re:Invent大会前只有六个月时间来证明这一目标的可行性。Deo表示AI领域发展速度前所未有,模型每几周就会改进,但客户只有在经济效益合理时才会部署。为此,AWS推出了提示缓存、智能路由、批处理模式等功能来降低推理成本,同时开发能执行多步骤任务的自主代理软件,将AI应用从聊天机器人转向实际业务流程自动化。
哥伦比亚大学研究团队发布NodeRAG技术,通过异构图结构革新智能问答系统。该方法将文档信息分解为7种节点类型,采用双重搜索机制,在多个权威测试中准确率达89.5%,检索效率提升50%以上,为智能信息检索技术带来重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