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食住行是每个人的刚需,其中出行方面,滴滴在很长时间里几乎垄断了网约车市场,但今年以来腾讯、华为等都推出了聚合打车业务,如今,月活超过6亿的抖音也被传入局。
据了解,抖音已经开放交通出行服务的平台服务商入驻资格,目前开放的细分类型有打车/网约车、顺风车/拼车、出租车等。T3出行已于本月在抖音APP中上线了小程序,此外,包括一喂顺风车等也都以小程序的形式入驻了抖音。不过有知情人士表示,抖音自己没有做打车平台的计划。
我们的科技留言板“有意见”如下
@媒体搬运工:平台内置小程序,无非是为了不让用户进行跳转,这其实有助于留存用户,至少确保了用户体验,不用来回切换App了。但是用户是否买账,这要看用户心情了。平台的心思大家都明白,无非是圈住用户,对于抖音而言,出行小程序的增加应该是会利好用户的,特别是在滴滴还被下架的情况下。
@TOFU:谁都想成为「超级 App」,把人们的衣食住行管起来,作为用户,追求便利是人类的天性。作为短视频平台抖音已经拓展了电商、本地生活、医药、支付等看似不相干的业务,不过能否提供方便的入口,也许才是决定抖音在「出行小程序」这件事情上能否超越其他平台的关键。
@有想法的向日葵:如果从抖音上能便捷地获取出行优惠券还可以考虑,只是作为一个引流入口的话,我认为直接用打车平台自己的APP或者小程序更高效。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大语言模型"幻觉"现象的新根源:注意力机制存在固有缺陷。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注意力机制在处理多步推理任务时也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这一发现挑战了仅通过扩大模型规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为未来AI架构发展指明新方向,提醒用户在复杂推理任务中谨慎使用AI工具。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机构联合发布MM-RLHF研究,构建了史上最大的多模态AI对齐数据集,包含12万个精细人工标注样本。研究提出批评式奖励模型和动态奖励缩放算法,显著提升多模态AI的安全性和对话能力,为构建真正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