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万物皆能带来灵感,无论是自然界的生物,还是生活中的一个小物件。日前,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软体机器人,以按扣发卡为灵感的双稳态翅膀附着在柔软的硅胶身体上,通过将空气注入软体内部的腔室来控制翅膀在两种稳定状态间切换。当这些腔室充气和放气时,身体会上下弯曲,推动翅膀来回摆动。
由于它的游泳动作类似于人类蝶泳时手臂的动作,该机器人也被称为“蝴蝶机器人”。实测中,蝴蝶机器人能够达到每秒3.74个体长的速度,比之前的游泳机器人快4倍以上。
我们的科技留言板“有意见”如下
@不倒翁:为了实现飞行梦想,早期人类无数次尝试直接模仿鸟类飞行,比如达芬奇就对鸟类进行了细微之至的观察和研究,包括鸟类翅膀的形状、飞行的姿态、飞行的动力等,试图设计人造翅膀来飞行。但是直到知识进化到人类了解了飞行的本质是空气动力学之后,真正的飞行器才得以实现。现如今,仿生机械又开始热起来,让机器模拟生物是一种研究捷径,但是这种捷径的功效如何,还是需要时间的检验。
@周一见:蝴蝶机器人的外形也酷似蝠鲼,通过驱动单元来控制两个翅膀,可急速直行,也可操纵进行急转弯,不过这也是目前原型机器人的局限所在,等后续一个无拴、自动的版本。
@黑咕隆咚:游泳机器人越来越发达了,听说可以替代人类救生员救助落水者,还能应用于研究领域、也可以潜入水中代替人类完成一些操作,去地下海洋寻找地球以外生命的希望之地。水下环境恶劣危险,人的潜水深度有限,游泳机器人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英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项名为Fastball的三分钟检测技术,通过脑电图头戴设备分析大脑对图像的识别能力,能够在认知衰退早期发现记忆问题。研究涉及107名参与者,发现该技术可有效识别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记忆缺陷,比现有诊断工具提前10-20年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征象。该技术可在家中使用,为早期干预治疗提供可能。
伊斯法罕医科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DrugReasoner,这是首个能够像人类专家一样"推理"的药物审批预测AI系统。该系统基于LLaMA架构,不仅能预测新药是否会被批准,更重要的是能详细解释推理过程。在多项测试中表现优异,AUC值达0.732,明显超越传统方法,为制药行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透明化决策工具,有望显著提高药物研发效率。
随着智能代理AI的兴起,CIO必须调整IT战略重点、降低新安全风险并为员工重新培训技能。75%的CIO将在AI和机器学习项目上投入更多时间。IT部门需要从管理基础设施转向编排智能化,在每个业务流程中嵌入AI代理。CIO应重新考虑人机协作模式、多学科敏捷团队演进、IT治理职能重新定位,以及培养AI数据质量专家、AI诊断师等新兴角色技能。
这项由南京大学团队开发的FASB技术让AI学会了"察言观色"和"知错能改"。通过实时监控AI内部状态并动态调整干预强度,该方法在多个测试中将AI回答准确率提升了近50%。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引入了回退机制,让AI能在发现问题时"重新来过",显著提升了回答质量。该技术在教育、客服、内容创作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