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妈(Lisa Su)现身AMD AI PC 创新峰会表示,如今整个基础设施都面临AI 变革的机会,包括云、数据中心、下一代 AI PC、下一代嵌入式设备等。
AMD 推出解决AI不同需求的 4 种架构,用于通用处理和 AI 推理"Zen" 架构的 CPU,用于 HPC、AI 训练与密集推理的CDNA架构,用于游戏和基于 AI 的内容开发的RDNA架构GPU,以及聚焦于低功耗、一直在线的 AI 推理需求XDNA 架构的NPU。
通过组合成CPU+GPU+NPU的多样训练和推理计算引擎,满足对于延迟、计算、功耗等有不同需求的 AI 应用。
AMD 还联合伙伴展示了下一代 AI PC 四大功能 Demo,包括文生图、图生图、代码生成和聊天机器人对话。希望将 PC 真正变为具备智能和个性化能力的AI工具。
“有意见”留言板
@没信号:PC是一种硬性的生产力工具,AI在这里能施展的力量能有多少,还得看软件厂商怎么做产品。平日完全依赖本地AI的情况很少会遇到,恐怕消费者冷静下来后,还是会更注重基础配置,至少现在的AI在生产力上很多时候也只是画龙点睛。
@看云:AI PC的兴起,不仅为消费者带来更智能的个人计算体验,同时也为PC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随着AI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场景的拓展,未来AI PC有望在个人生产力提升、创意内容生成、数据分析等多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Luminary Cloud宣布完成7200万美元B轮融资,专注开发"物理AI"技术。该公司云原生平台可将仿真速度提升100倍,利用物理信息模型实时预测汽车、飞机等产品性能。公司推出针对特定行业的预训练模型,包括与本田合作的汽车设计模型和与Otto航空合作的飞机开发模型。融资由西门子风投领投,将用于扩大研发团队和市场销售。
清华大学研究团队通过MotionBench发现,当前最先进的AI视频理解模型在精细动作理解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准确率不足60%。他们提出的通过编码器融合技术TE Fusion有效改进了这一问题。这项研究揭示了视频AI理解的基础能力缺陷,为该领域发展指明了新方向。
伦敦量子动态科技公司宣布交付业界首台采用传统半导体制造工艺的量子计算机。该系统已安装在英国国家量子计算中心,使用标准化300毫米硅晶圆,是首台自旋量子比特计算机。系统采用CMOS技术,占地约三个19英寸服务器机架,具备数据中心友好特性。公司开发的可扩展瓦片架构支持大规模生产,未来可扩展至每个量子处理单元数百万量子比特,为商业化应用奠定基础。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多家机构推出OVO-Bench评测体系,首次系统评估视频AI的在线理解能力。研究发现当前最先进的模型如GPT-4o在实时视频理解任务中表现远不如人类,缺乏时间感知、实时记忆和主动响应能力。该研究为智能家居、在线教育、医疗监护等实际应用场景的AI升级指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