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星互联网正成为一个联通世界的新赛道。当地时间10月19日晚,SpaceX正式推出航空专用星链(Starlink)卫星互联网服务。显然,马斯克想进一步抢夺航班WiFi市场。
该服务的工作原理是在喷气式飞机顶部安装Starlink天线,收费15万美元(约108.4万RMB),装完硬件用户每月还需要交1.25万美元(约9万RMB)至2.5万美元(约18万RMB)间的服务使用费。据介绍,Starlink可以为飞机提供350Mbps的网速,网络延迟也有望低至20毫秒,乘客打电话、玩线上游戏等都没问题。该服务正在接受预订,预计将于2023年中期开始交付。
我们的科技留言板“有意见”如下
@第一性:成本优势是不断成功的不二法门。不论是电池、隧道交通、还是星链,马斯克首先考虑的就是降低成本。星链把原本100万美元的发射成本,降至25万美元,造价成本也从百万美元降至50万美元。至于利润,就是成本和价格的剪刀差。马斯克绝对是怎么高价怎么来,看上去高价但计算下来对用户而言却是低价的,同样的费用对手却提供不了相同的质量。中国的创业者们需要加油追赶。
@TOFU:Starlink Aviation未来应该会改变人们在旅途中打发时间的方式,350Mbps已经足够你在飞机上进行视频通话,当然也避免了上了飞机就与世隔绝的问题。至于短期内的使用场景,还要看航空公司会如何对乘客收费,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
@素颜也倾城:作为付费服务,高达350Mbps的网速可以更好的满足特定的“商务群体”,但是“星链 Starlink计划”是否安全,不受地面基础设施限制的全球网络,会不会威胁更多人的隐私安全呢?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Docker公司发布重大新功能,旨在简化智能体AI应用的构建、运行和部署。公司扩展了Docker Compose工具以支持AI智能体和模型的大规模部署,并推出Docker Offload服务,允许开发者将AI工作负载转移到云端。新功能还支持模型上下文协议网关的安全连接,并与谷歌云、微软Azure等合作伙伴集成。
这项研究首次将在线强化学习成功应用于流匹配模型,通过巧妙的ODE到SDE转换和去噪减少策略,显著提升了AI图像生成的精确度和可控性。在复合场景生成、文字渲染等任务上取得突破性进展,为AI生成领域开辟了新的技术路径。
欧盟发布AI法案实施细则,要求谷歌、Meta、OpenAI等公司承诺不使用盗版材料训练AI,详细披露训练数据来源和模型设计理念。新规还要求公司尊重付费墙和网站爬虫限制,公开训练和推理的总能耗,并在5-10天内向欧盟AI办公室报告安全事件。违规企业可能面临年销售额7%或3%的罚款。
这篇由阿里巴巴集团联合多所知名高校发表的综述论文,系统梳理了统一多模态理解与生成模型的最新发展。研究将现有模型分为扩散、自回归和混合三大类型,详细分析了不同图像编码策略的特点,整理了相关数据集和评估基准,并深入探讨了当前面临的技术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