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这只迈着自然灵动的步伐,既能单桩跳跃,又能稳稳后空翻落地的Max,还是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有人留言表示,生活中它可以帮老人拿菜,帮小孩背书包,或者上下楼取快递。
Max二代机器狗出生于腾讯Robotics X实验室,8月8日,正式对外亮相。Max能在梅花桩上完成旋转踏步、单桩跳跃、双轮站立等高难度动作,过桩速度达到“前辈”Jamoca的4倍。依托于视觉定位、地形识别、高精度模型预测控制等技术,Max能够对复杂地形精确识别踩点通行,还拥有更强的抗压防摔和学习能力。
我们的科技留言板“有意见”如下
@腾狗:鹅厂的Max狗续航能力怎样,价格如何?波士顿动力的Spot动辄50万美元对于中国绝大多数家庭实在玩不起,不过波士顿动力把这个项目开源了。鹅厂的Max啥时候开源?让国内的爱好者用上国产的SDK。
@不倒翁:机器人移动能力研究有两大主流方向,足式和轮式机器人,Robotics X 实验室都涉足。除了足式机器人Max,轮腿式机器人Ollie也在研发中。轮腿式顾名思义是足式和轮式的结合,兼具轮式优势和腿部能力,既拥有足式机器人灵活,能跑能跳,又具备轮式机器人快速运动的能力,因此能拥有更多应用场景。
@周一见:人类对于创造酷肖自己的机器的热情,从上世纪起就从未熄灭,从四足到两足,机器人愈发逼近人类的相貌外形和活动方式。让机器人能够运用于工业和家庭,是人类对于这一发展的美好愿景。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Meta 推出“Llama for Startups”计划,为在美初创企业提供直接支持与资金,助力开发生成式 AI 应用;同时,Meta在 Llama 模型研发中面临竞争与挑战,努力推动 AI 业务增长。
奥兰多魔术队与SAS达成战略合作,借助SAS Viya平台,通过数据和AI技术全方位提升球迷现场及数字化体验,同时优化票务预测与运营管理。
本文讨论了 MCP、ACP 与 Agent2Agent 三项协议如何助力 AI 系统的互联互通,降低整合复杂性,推动从试验向实用化转型。
DataCore 通过收购专注边缘及分支办公室超融合基础设施(HCI)的 StarWind,结合强大软件优势和虚拟 SAN 技术,旨在为分布式网络提供更灵活、经济和高效的存储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