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意识上传云端实现永生的概念在影视作品中并不少见,比如黑镜里的《圣朱尼佩罗》,最后的镜头,机械臂在人类的意识接口来回运转操作,无数个意识接口组成了服务器机柜,无数个机柜竖立在巨大的黑暗机房中。这一幕极具冲击感,然而在现实中,这有可能发生吗?
前两天马斯克在推特上表示,他已经将自己的大脑上传到云端,并已经与自己的虚拟版本交谈过。对于永生的理解,马斯克的理念是将人格意识“下载”或“存放”在特斯拉人形机器人上。据悉,该机器人原型机将在今年9月30日特斯拉AI Day上出现。
我们的科技留言板“有意见”如下
@坐小板凳的吃瓜群众:脑机接口应该和元宇宙一样,属于科技的未来发展方向。从信息沟通的角度来看,目前无论是打字还是语音的传输效率都很低。通过脑机将人的思想直接变成数据进行传输,沟通效率会获得超出想象的提升,沟通效率提升随之而来的是控制效率的提升,未来控制机器人在火星上干活可能还真不是梦想。然而科学技术的研发,既需要深厚的技术积累,也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但从马斯克旗下企业目前情况来看,这两项应该都有些欠缺了,只能说他画的人形机器人还是十分炫酷的。
@希望:今天的人类已能“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然而对自己1.4kg的大脑却知之甚少。同样是采用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目前融资仅有5000万美元的Synchron跑在了已融资超过3亿美元的Neuralink前面。马院士的思想确实都上传到了云端——大家都看到了他每天发的推文。不论侵入式也好、非侵入式也好,只要科技往前走一小步,就能给5000万阿尔茨海默症、近4亿的抑郁症患者带来降低痛苦的希望!
@一只瓢虫:上传思维的副本虽说做出的选择和本体一样,但是问题在于本体做了事以后会形成积累,形成学习进步,而副本做了以后,对本体没有任何影响。再者,上传的只是一个副本,并非本我认知直接就移接到机器里面去了,这有什么意义?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文章介绍了阿里·帕尔托维通过 Neo 计划,以编程测试发现并培养未来科技领军人才,投资于多家初创企业推动技术创新与资本增值。
本文警示:AI仅复制人类表象,非真正创新;不断抹平人性瑕疵,削弱创新活力,迫切需要激发挑战与思辨的系统设计。
本文讨论了AI如何革新航空航天业,从优化航班运营、提升驾驶舱智能化,到加速飞机设计、精益制造和预测性维护,既提高安全性又降低成本,同时强调需平衡技术、监管与伦理挑战。
Google Cloud旗下Mandiant最新M-Trends报告显示,金融驱动的网络攻击(如勒索软件)依旧为全球主流威胁,其手段正日益复杂和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