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0时,“通信行程卡”微信订阅号发布《关于下线“通信行程卡”服务的公告》: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优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科学精准做好防控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有关要求,12月13日0时起,正式下线“通信行程卡”服务。“通信行程卡”短信、网页、微信小程序、支付宝小程序、 APP等查询渠道将同步下线。
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联合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联合推出的“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为全国16亿手机用户免费提供查询服务,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道路通行、出入境等方面提供科学精准的技术支撑。
如今,陪伴了大家三年行程卡,终于完成其“历史使命”,这个“绿色的箭头”即将在明天取消。
我们的科技留言板“有意见”如下
@老董:当第一次看到对新冠患者的活动轨迹进行追踪时,就曾经感慨这是多么标准且经典的威胁溯源样本。但是依靠人力实现这种威胁溯源效率会非常低下,难以应对大规模的疫情处理,而比人力排查效率更高的大数据分析技术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伴随着行程卡和健康码出现,为疫情的有效控制贡献出了科技的力量。即便行程卡即将光荣下线,威胁溯源这种主动安全防御技术未来还将会在网络安全、数据安全等岗位继续发光发热。
@媒体搬运工:三年的行程卡在疫情防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也给人们的工作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干扰。行程卡让普通老百姓知道了大数据,也让我们更加重视数据的隐私与安全。虽然行程卡下线了,但是这三年沉淀下来的数据的归属是个大问题,而后面的这些数据如何处理,比如是销毁还是封存?更是大问题,我们希望不要没有后文。
@酸了吧唧的向日葵:随着核酸的放开,通信行程卡也将退出监管。慢慢地回到了疫情前,能做的就只有自己对自己健康负责,做好防护。
@华强萨日朗:北京健康宝只服务了北京人们,还能拿个设计奖,服务了全国人民的通信行程卡直到下线都没能拿到个什么奖,真是太可惜啦!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Queen's大学研究团队提出结构化智能体软件工程框架SASE,重新定义人机协作模式。该框架将程序员角色从代码编写者转变为AI团队指挥者,建立双向咨询机制和标准化文档系统,解决AI编程中的质量控制难题,为软件工程向智能化协作时代转型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苹果在iOS 26公开发布两周后推出首个修复更新iOS 26.0.1,建议所有用户安装。由于重大版本发布通常伴随漏洞,许多用户此前选择安装iOS 18.7。尽管iOS 26经过数月测试,但更大用户基数能发现更多问题。新版本与iPhone 17等新机型同期发布,测试范围此前受限。预计苹果将继续发布后续修复版本。
西北工业大学与中山大学合作开发了首个超声专用AI视觉语言模型EchoVLM,通过收集15家医院20万病例和147万超声图像,采用专家混合架构,实现了比通用AI模型准确率提升10分以上的突破。该系统能自动生成超声报告、进行诊断分析和回答专业问题,为医生提供智能辅助,推动医疗AI向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