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下午,滴滴出行表示:一年多来,公司认真配合国家网络安全审查,严肃对待审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改。经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同意,即日起恢复“滴滴出行”的新用户注册。
2021年7月2日,网络安全审查办公室按照《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对滴滴出行实施审查,停止新用户注册。两天后,“滴滴出行”App被要求下架。经过一年半的整改,监管部门同意恢复滴滴出行新用户注册,说明监管部门已经对整改成果首肯,涉及的16项违法事实也得到相应解决。
而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滴滴下架以来,网约车平台数仍在持续增长。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国共有298家网约车平台公司取得经营许可,“老大”滴滴重新回归,对网约车平台又将造成何种影响?
我们的科技留言板“有意见”如下
@黑咕隆咚: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的放开,出行的需求逐步增加,此时滴滴宣布回归,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有可能还会迎来业务的回暖。但是我的手机不会再重新安装滴滴软件了,我已经习惯使用高德和百度打车了,何必要再下一个软件来占用我的手机内存呢?
@不倒翁:滴滴出行,包括早两天的蚂蚁金服整改。说明基于互联网平台的规则已经完善,平台经济有望重新出发,同时国家也给平台定义为科技公司,所以新的方向一定会围绕科技创新来展开。期待各个平台经济能够开发更先进的科技产品,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联接更多的生活场景,在这不确定的时代中提供新的增长动能。
@周一见:滴滴只是出行的选择之一,其整改成果还有待大众检验。对于我个人来讲,打车费钱又费人,还是选地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I技术的最新应用展示了其在日常办公场景中的强大能力。用户现在可以通过简单的截图操作,让AI智能识别和提取图像中的时间、地点、事件等关键信息,并自动创建相应的日历事件。这种功能大大简化了日程管理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代表了AI技术在实用性和智能化方面的重要突破。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CRISP-SAM2智能医学影像分析系统,能够结合文字描述和CT图像同时进行器官识别。该系统通过跨模态语义交互技术,无需医生手动提示即可精准分割18种人体器官,在七个数据集测试中表现优异,为医学影像诊断提供了新的AI解决方案。
最新调查显示,91%的AI用户都有首选的聊天机器人工具。其中ChatGPT以28%的占比位居榜首,其次是谷歌Gemini(23%)、Meta AI和亚马逊Alexa(各18%)、苹果Siri(16%)。用户主要将这些AI工具用于撰写邮件、研究感兴趣话题和管理待办事项。报告指出,61%的美国人在过去半年内使用过AI,19%的人每天都在使用。
伊利诺伊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HalluSegBench评估系统,首次系统性揭示AI视觉分割模型的"幻觉"问题。通过创建1340对对比图像和四种新评估指标,研究发现当前先进AI模型普遍存在错误识别不存在物体的严重缺陷,且视觉变化比文字变化更容易引发幻觉。该研究为提升AI系统可靠性提供了重要工具和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