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今年互联网圈儿年度大戏,特斯拉CEO马斯克收购Twitter事件再次峰回路转,440亿美元的收购案最终达成,而马斯克掌管Twitter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解雇CEO,血洗Twitter高管团队。
10月28日,《华盛顿邮报》援引三位知情人士消息称,马斯克已经完成了对Twitter的收购,在完成收购后,马斯克首个举措便是解雇了包括Twitter CEO Parag Agrawal、CFO Ned Segal、安全主管Vijaya Gadde在内的多位高管。与此同时,Parag Agrawal和Ned Segal已离开公司位于旧金山的总部。
此外,马斯克已经将自己的Twitter账户个人简介改为「Chief Twit」,马斯克本周在Twitter旧金山总部向员工也表示,接管Twitter后,他不打算裁员75%。
我们的科技留言板“有意见”如下
@老董:请收下我的膝盖,马老板又一个伟大的操盘诞生了。从paypal到电动车再到火箭回收,马斯克每进入一个行业,就会为其带来一场突破性的变革。这次入主推特后,又将为传媒行业带来什么新变化?这才是最令人关注的一件事情,而对旧CEO、CFO的免职,应该就是这场新变革的一个开场吧。
@TOFU:在社区氛围上,Twitter 很适合严肃地讨论一些议题——尤其是和 Instagram、TikTok 相比——简直是新闻工作者的好帮手。对于产品本身,不论是在对推荐算法的使用,还是在功能的增减上,都能看出 Twitter 的谨慎。至于未来,最好的情况也许还是让 Twitter 维持现状,偶尔来点小小的变化就够了。不过马斯克似乎没这打算,他说过要用 Twitter 创造一个类似微信的「超级应用」,如果这件事真的发生了,「#DeleteTwitter」运动恐怕也不远了,Mastodon 可要抓住机会呀!
@独木舟:有火箭有飞船,有特斯拉汽车,还有星链卫星网络,现在又掌握了Twitter,很难想象马斯克会将谁定为下一个收购对象,想起了之前马斯克在面对路人街头采访时说的那句“特斯拉只是我的一个小生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ContextGen,这是首个能够同时精确控制多个对象位置和外观的AI图像生成系统。该系统通过情境布局锚定和身份一致性注意力两大创新机制,解决了传统AI在多对象场景中位置控制不准确和身份保持困难的问题,并创建了业界首个10万样本的专业训练数据集,在多项测试中超越现有技术。
谷歌推出升级版图像生成模型Nano Banana Pro,基于最新Gemini 3语言模型构建。新模型支持更高分辨率(2K/4K)、准确文本渲染、网络搜索功能,并提供专业级图像控制能力,包括摄像角度、场景光照、景深等。虽然质量更高但成本也相应增加,1080p图像费用为0.139美元。模型已集成到Gemini应用、NotebookLM等多个谷歌AI工具中,并通过API向开发者开放。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SR-Scientist系统实现了人工智能在科学发现领域的重大突破。该系统能够像真正的科学家一样,从实验数据中自主发现数学公式,通过工具驱动的数据分析和长期优化机制,在四个科学领域的测试中比现有方法提高了6%-35%的精确度。这标志着AI从被动工具转变为主动科学发现者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