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和长安汽车分别发布公告,拟成立新的合资公司,今天,长安汽车开盘一字涨停。此次合作的大意是,华为将设立一家从事汽车智能系统及部件解决方案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和服务的新公司,而长安汽车将掏钱投资该公司并开展战略合作,持股比例不超过40%。一位华为车BU人士表示,“这可以理解为另一种意义上的车BU独立。”
“有意见”留言板
@媒体搬运工:我一直怀疑华为的造车能力,但是华为如此执着。汽车的产业链条可不像ICT,跨界的野蛮人想吃下汽车这个“大蛋糕”没那么容易。
@辣腿堡不加酱: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说华为坚持不造车,而是发挥自身ICT技术优势和营销能力,帮助车企造好车、卖好车。定位“汽车产业共同参与的开放平台”一下子把调性提上去了,希望未来能强强联合,实现汽车产业的崛起。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阿布扎比科技创新研究院团队首次发现大语言模型生成的JavaScript代码具有独特"指纹"特征,开发出能够准确识别代码AI来源的系统。研究创建了包含25万代码样本的大规模数据集,涵盖20个不同AI模型,识别准确率在5类任务中达到95.8%,即使代码经过混淆处理仍保持85%以上准确率,为网络安全、教育评估和软件取证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5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显示,全球AI竞赛推动创纪录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核能消耗,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气候危机。数据中心用电量预计到2035年将增长三倍,全球数据中心投资预计2025年达5800亿美元,超过全球石油供应投资的5400亿美元。报告呼吁采取新方法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首次系统比较了人类与AI在文本理解任务中的表现。通过HUME评估框架测试16个任务发现:人类平均77.6%,最佳AI为80.1%,排名第4。人类在非英语文化理解任务中显著优于AI,而AI在信息处理任务中更出色。研究揭示了当前AI评估体系的缺陷,指出AI的高分往往出现在任务标准模糊的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