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RISC-V已经成为产业链不可或缺的一环,已有上百款SoC量产芯片、有里程碑式的软件及应用支持、并能支持杀手级应用,逐步攻入主流市场。然而据路透社报道,近日多名美国议员以“保护国家安全”为由,要求拜登政府采取行动,限制美企参与合作研发在中国广泛使用的RISC-V开源技术,并担心中国利用美国公司之间的开放合作文化来推动自己的半导体产业,可能会削弱美国目前在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
“有意见”留言板
@媒体搬运工:RISC-V现在基本上成了中企的舞台,话语权在我方而不是米国。米国越是无所不用其极,我国在芯片的小宇宙才会被彻底激发。
@辣腿堡不加酱:只要是自己开发IP就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只是米先生总是干着损人还不利己的事情,米企该如何更好地生存?
@雨天超车:美国将芯片领域的竞争视为两国生死存亡的核心交汇点。在指令集层面,我们应充分利用好RISC-V的开放性避免受到专利和授权限制的影响,同时快速研发从嵌入式系统到高性能服务器的RISC-V架构。在AI等专用场景上也要加快Chiplet架构的研发,实现性能和功耗的平衡,降低设计和生产成本。
@你说啥:什么影响?应该没什么影响,因为龙芯的股价.....跌了!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太空数据中心能够解决地面数据中心的根本局限性。在轨道上,太阳能充足且持续,无夜晚、云层或季节变化影响。太空数据中心可减少卫星客户端延迟,为太空系统提供实时计算能力,并推动人类太空扩张所需技术发展。主要挑战包括散热、规模化部署、太空碎片风险和维护难题,但随着成本下降和技术进步,太空数据中心将成为必然趋势。
印度理工学院研究团队从大脑神经科学的戴尔定律出发,开发了基于几何布朗运动的全新AI图像生成技术。该方法使用乘性更新规则替代传统加性方法,使AI训练过程更符合生物学习原理,权重分布呈现对数正态特征。研究团队创建了乘性分数匹配理论框架,在标准数据集上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为生物学启发的AI技术发展开辟了新方向。
美国能源部宣布与AMD、英伟达和甲骨文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将在两个国家实验室建造四台强大的AI超级计算机。AMD与HPE合作为主权AI工厂超算项目提供技术支持,包括Lux和Discovery两台系统。英伟达与甲骨文合作打造能源部迄今最大的AI系统Solstice和Equinox,其中Solstice将配备10万个英伟达Blackwell GPU。这些项目旨在巩固美国在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领域的领导地位。
Sony AI开发出SoundReactor框架,首次实现逐帧在线视频转音频生成,无需预知未来画面即可实时生成高质量立体声音效。该技术采用因果解码器和扩散头设计,在游戏视频测试中表现出色,延迟仅26.3毫秒,为实时内容创作、游戏世界生成和互动应用开辟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