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有一部喜剧电影叫《一场很(没)有必要的春晚》,在豆瓣和B站大火。眼看兔年春节就要到了,不管你属于爱看春晚的还是不爱看的,都得承认春晚承载了我们中国人的过年情结。最近,网易就做了一件关于春晚的大事。
昨天,网易宣布与央视网达成合作,为2023网络春晚打造了元宇宙分会场。调动网易雷火、网易伏羲、网易互娱AI Lab、网易区块链等多个部门,集合数字孪生、区块链、AI作画、AI歌声合成等技术,为网络春晚观众搭建首个元宇宙会场,可实现万人实时互动。
我们的科技留言板“有意见”如下
@人人春晚:从看春晚、评春晚、到我要上春晚,央视在不断推陈出新挽救每年都在下降的收视率。网易帮忙搞元宇宙春晚如果打造视觉盛宴想必也只不过是锦上添花,只能是一时新鲜。如何利用元宇宙提升参与感,虚拟“上台”,即兴演出也能变得不违和,让元宇宙春晚变成一个14亿甚至20亿人共同的舞台,春晚才是个大联欢。
@带厂的佩奇: 希望这次不要再是打着元宇宙概念,在技术设备没有完全成熟的前提下蹭热点,很low,而且还可能被收集社交信息。如果猪厂希望通过布局元宇宙,改善过度依赖游戏业务的境况,寻找新的增长点,那也请谨慎从传统文化下手。
@隔别二大爷:那我还是踏踏实实看央视春晚吧~
芝士雪豹:真丑。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I技术的最新应用展示了其在日常办公场景中的强大能力。用户现在可以通过简单的截图操作,让AI智能识别和提取图像中的时间、地点、事件等关键信息,并自动创建相应的日历事件。这种功能大大简化了日程管理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代表了AI技术在实用性和智能化方面的重要突破。
香港理工大学研究团队提出ZeCO技术,通过创新的All-Scan通信机制解决了分布式AI系统处理超长文本时的通信瓶颈问题。在256台机器上测试时,ZeCO比现有最先进方法快60%,通信时间快4倍,实现了接近理论最优的性能,为超长文本AI应用开辟了新可能。
最新调查显示,91%的AI用户都有首选的聊天机器人工具。其中ChatGPT以28%的占比位居榜首,其次是谷歌Gemini(23%)、Meta AI和亚马逊Alexa(各18%)、苹果Siri(16%)。用户主要将这些AI工具用于撰写邮件、研究感兴趣话题和管理待办事项。报告指出,61%的美国人在过去半年内使用过AI,19%的人每天都在使用。
耶鲁大学团队首创AI论文审稿基准测试系统LIMITGEN,通过人工植入缺陷和真实审稿数据两套测试集,系统评估大语言模型识别科学论文局限性的能力。结果显示AI审稿准确率约52%,远低于人类专家的86%,但检索增强技术和多智能体协作显著提升了性能,为AI辅助学术评议提供了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