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倚天710 CPU的云实例,算力性价比提升了超过30%,单位算力功耗降低了60%,未来两年,20%新增算力将使用自研倚天710 CPU。”在今年阿里云栖大会上,阿里云智能总裁行癫如是说。
2018年4月,阿里官宣全资收购CPU IP Core公司中天微,在与达摩院旗下芯片团队整合后,有了如今的平头哥半导体。在过去几年里,平头哥半导体相继发布了玄铁910、含光800,倚天710也在2021年云栖大会上正式露面。
除了自研芯片,阿里还研发了飞天操作系统、CIPU系统,形成了其「倚天+飞天+CIPU」一整套自研云计算体系。
行癫在大会上还指出,云计算带来了软件范式的深刻变革,也使得未来越来越多的终端开始拥有“算力”。
我们的科技留言板“有意见”如下
@媒体搬运工:对于阿里而言,成本优先,在数据中心方面的投入是巨大的。不管是玄铁C910,还是含光800、倚天710,自研芯片芯片带来的好处让算力成本显著降低是看得见的,要知道软件方面去IOE就是从阿里开始的,那么现在自研芯片是不是会开启硬件的去IAAN(Intel、AMD、Arm、NVIDIA)的节奏呢?
@科技渡人:历经14年,云栖大会已成为行业顶级数字科技大会。杭州也成为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2021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营业收入已达1.6万亿元,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过半,未来对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将有更大成长空间,期待杭州、阿里继续引领科技风潮,用科技带领中国平稳渡过经济衰退期。
@bicmao:云栖大会上,平头哥发布基于RISC-V 架构的全新高能效处理器玄铁C908,再次攻坚高能效难题。事实证明,这两年,RISC-V架构在生态建设方面进展颇丰。这也证明了RISC-V需要足够多的工业应用反哺,才能有更多优化与提升空间,最终才能有与ARM叫板的资本。
@隔壁二大爷:云栖大会14年,我们迎来疫情当下的新一届“元宇宙”大会,智能仿生手、脑机绘梦互动,未来属于大数据、人工智能、云服务、低代码等,要保持持续学习的毅力,才能在互联网职场立于不败之地。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AI技术的最新应用展示了其在日常办公场景中的强大能力。用户现在可以通过简单的截图操作,让AI智能识别和提取图像中的时间、地点、事件等关键信息,并自动创建相应的日历事件。这种功能大大简化了日程管理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代表了AI技术在实用性和智能化方面的重要突破。
耶鲁大学团队首创AI论文审稿基准测试系统LIMITGEN,通过人工植入缺陷和真实审稿数据两套测试集,系统评估大语言模型识别科学论文局限性的能力。结果显示AI审稿准确率约52%,远低于人类专家的86%,但检索增强技术和多智能体协作显著提升了性能,为AI辅助学术评议提供了新思路。
最新调查显示,91%的AI用户都有首选的聊天机器人工具。其中ChatGPT以28%的占比位居榜首,其次是谷歌Gemini(23%)、Meta AI和亚马逊Alexa(各18%)、苹果Siri(16%)。用户主要将这些AI工具用于撰写邮件、研究感兴趣话题和管理待办事项。报告指出,61%的美国人在过去半年内使用过AI,19%的人每天都在使用。
清华大学团队开发出LangScene-X系统,仅需两张照片就能重建完整的3D语言场景。该系统通过TriMap视频扩散模型生成RGB图像、法线图和语义图,配合语言量化压缩器实现高效特征处理,最终构建可进行自然语言查询的三维空间。实验显示其准确率比现有方法提高10-30%,为VR/AR、机器人导航、智能搜索等应用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