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久了,看聊天机器人也眉清目秀起来。
近日,Alphabet旗下AI公司DeepMind推出了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Sparrow。DeepMind使用了大型语言模型Chinchilla训练开发,将强化学习与用户反馈结合起来,让一组用户向Sparrow提问,然后针对Sparrow生成的多个答案,选择他们认为最准确的。研究人员利用用户对Sparrow回答的反馈进行改进,极大提高了Sparrow的准确性。
为了防止Sparrow说出带有偏见的答案,研究人员为它制定了23条规则。在让用户诱导Sparrow打破规则的测试中,成功的频率只有8%,明显低于其他方法训练的AI模型。
我们的科技留言板“有意见”如下
@媒体搬运工:基于大模型的NLP看来真是行业热点,刚刚举行的GTC上,NVIDIA也推出了NeMo大型语言模型服务。时至今日,大模型已经成为整个AI产学界追逐的技术宠儿,各式各样参数不一、任务导向不同的大模型层出不穷。大模型具备效果好、泛化能力强等特点,进一步增强了AI的通用性,成为AI技术和应用的新基座。
@锐角:近年来各种LLM(大型语言模型)已经在问答对话上颇有成效。对话是一种灵活的交流方式,但基于LLM的聊天机器人还是会出现不准确、歧视性、涉及不安全行为的对话,因此为了让聊天机器人更安全,必须借由人类的回应来学习,采用人类参与的强化学习方式。无疑,Sparrow就是最新的产物。
@有想法的向日葵:不同的语言文化也增加了AI聊天机器人的难度。对于应答内容,既要满足聊天的能力,不是固定问题总是只有一个枯燥的答案,又要保证其建议的安全性。虽然8%的概率打破规则已经很不容易,但还需要继续完善。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5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显示,全球AI竞赛推动创纪录的石油、天然气、煤炭和核能消耗,加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和气候危机。数据中心用电量预计到2035年将增长三倍,全球数据中心投资预计2025年达5800亿美元,超过全球石油供应投资的5400亿美元。报告呼吁采取新方法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
维吉尼亚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对58个大语言模型在单细胞生物学领域的应用进行了全面调查,将模型分为基础、文本桥接、空间多模态、表观遗传和智能代理五大类,涵盖细胞注释、轨迹预测、药物反应等八项核心任务。研究基于40多个公开数据集,建立了包含生物学理解、可解释性等十个维度的评估体系,为这个快速发展的交叉领域提供了首个系统性分析框架。
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在纽约金融分析师日活动中表示,公司已准备好迎接AI浪潮并获得传统企业计算市场更多份额。AMD预计未来3-5年数据中心AI收入复合年增长率将超过80%,服务器CPU收入份额超过50%。公司2025年预期收入约340亿美元,其中数据中心业务160亿美元。MI400系列GPU采用2纳米工艺,Helios机架系统将提供强劲算力支持。
西湖大学王欢教授团队联合国际研究机构,针对AI推理模型内存消耗过大的问题,开发了RLKV技术框架。该技术通过强化学习识别推理模型中的关键"推理头",实现20-50%的内存缩减同时保持推理性能。研究发现推理头与检索头功能不同,前者负责维持逻辑连贯性。实验验证了技术在多个数学推理和编程任务中的有效性,为推理模型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现实可行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