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Instagram越来越像山寨版的TikTok,很多用户这样说。
TikTok进军美国市场后,凭借短视频社交功能,在美国风靡,而此前的社交平台“红人”Instagram却走了下坡路。据了解,现在扎克伯格准备带领整个Meta矩阵进行转型,向短视频方向发展。不少用户表示,现在打开Instagram,软件会向用户不断推荐各种短视频内容,甚至有的还带着TikTok水印,而标志性的图片内容越来越少。
其实过去几年里,Meta就在效仿TikTok的功能,不仅如此,还挖TikTok上的内容创作者,并在背后游说政府打压,但三管齐下还是无法遏制TikTok的势头。
我们的科技留言板“有意见”如下
@老董:文字的信息承载量不如图片,图片的信息承载量又不如视频。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短小精悍又符合用户审美的短视频,自然会比图片更可以吸引人们的关注。至于说社交与娱乐,有谁说社交里不能有娱乐?或者在娱乐的时候不能社交?本质还是移动端相交互的信息量变大后的必然规律。但是Ins从其它家直接进行内容搬运,这个事情就做得不地道了,难道在这个重视知识产权闻名的国家中,这样的事情都没有人来管吗?
@独木舟:Tik Tok和Instagram两个本身就不是同类型的软件,Tik Tok根本上是一个娱乐软件,而Instagram以及背后的FB是基于用户的社交网络展开的。Tik Tok虽然看似门槛低,但只有优质的内容才会吸引眼球,进而推送给更多用户,这样的模式俨然就是“金字塔”。当然Instagram能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规模,说明它正在逐渐理解TikTok的精髓,但想要打败TikTok,单靠模仿是绝对不够的。
@规律:20年前,美国引领互联网社交应用,20年后,中国玩出了新花样,移动视频社交。20年前,中国像素级模仿,努力不被落下,20年后,美国模仿中国也得搞微创新。P(骗)P(骗)T(他)容易,落地难;模仿续命,创新很难。优势也会变劣势,产品周期是自然。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杜克大学研究团队建立了首个专门针对Web智能体攻击检测的综合评估标准WAInjectBench。研究发现,现有攻击手段极其多样化,从图片像素篡改到隐藏弹窗无所不包。虽然检测方法对明显恶意指令有中等效果,但对隐蔽攻击几乎无能为力。研究构建了包含近千个恶意样本的测试数据库,评估了十二种检测方法,揭示了文本和图像检测的互补性。这项研究为Web智能体安全防护指明了方向,提醒我们在享受AI便利时必须保持安全意识。
生成式AI的兴起让谷歌和Meta两大科技巨头受益匪浅。谷歌母公司Alphabet第三季度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2%达742亿美元,云服务收入增长33%至151.5亿美元,季度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Meta第三季度收入512.5亿美元,同比增长26%。两家公司都将大幅增加AI基础设施投资,Meta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提升至700亿美元,Alphabet预计达910-930亿美元。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研究团队系统研究了AI智能体多回合强化学习训练方法,通过环境、策略、奖励三大支柱的协同设计,提出了完整的训练方案。研究在文本游戏、虚拟家庭和软件工程等多个场景验证了方法有效性,发现简单环境训练能迁移到复杂任务,监督学习初始化能显著减少样本需求,密集奖励能改善学习效果。这为训练能处理复杂多步骤任务的AI智能体提供了实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