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视频生成领域又地震了。AI视频生成软件Pika 1.0经过四个多月的内测,近日正式发布了第一个产品。Pika 1.0能够生成3D动画、动漫和电影,还支持各种画布延展、局部修改、视频时长拓展等编辑功能。Pika 1.0背后的团队是典型的小而精,仅有4名全职员工,创始人郭文景和联合创始人兼CTO Chenlin Meng,都是斯坦福大学AI Lab博士生。产品发布的同时,Pika Labs也官宣了新一轮5500万美元的融资。
“有意见”留言板
@chu:宣传视频里面还是能看到一些瑕疵,但是和之前那个披萨广告视频比起来,这进步速度确实恐怖。完成度都挺高的,尤其是丧尸片做得也很棒…… 就是能不能别再搞waitlist了?太吊胃口了!
@咿呀:有趣的是,Pika走红后,创始人郭文景老爸实控的A股上市公司信雅达也被带火了,今天开盘一字涨停,网友戏称“女儿概念股”。
@速度七十迈:对于一个只有4人的公司来说,估值达到2亿美元可能会引起一些争议。这样的估值通常基于公司未来增长的潜力和预期,而不仅仅是当前的财务状况。如果Pika 1.0确实具有革命性的潜力,那么高估值也是可以理解的。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人工智能代表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到来,它不仅是机械化工具,更是全球范围内增强、合作和颠覆的催化剂。AI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在医疗、国防、金融和公共治理等领域发挥变革作用。与以往技术不同,AI能够增强人类决策能力,提升效率和创新。然而,算法偏见、网络安全威胁和隐私问题等风险不容忽视。未来AI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学术界协调合作,建立伦理、法律框架,确保AI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积极力量。
腾讯微信AI团队开发的ComoRAG系统通过模仿人脑认知机制,让AI具备了动态记忆和循环推理能力,在长文本理解任务上相比传统方法准确率提升高达11%。该系统采用三层知识组织结构和五步认知循环过程,能够像侦探破案一样主动探索线索、整合信息、构建完整推理链条,特别在处理复杂叙事推理问题时表现优异,标志着AI从信息检索工具向智能推理伙伴的重要转变。
随着现代AI技术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提出新要求,"AI数据中心"一词使用日益频繁。然而,这一术语的定义仍不清晰,AI数据中心与传统数据中心的区别并不明显。AI数据中心通常具备更大容量、GPU加速硬件、优化网络设备、高效冷却系统等特征,但这些特性并非AI独有。与其投资专门的AI设施,企业或许应考虑改造现有数据中心来支持AI工作负载。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团队开发的4DNeX系统实现了从单张照片生成完整4D动态场景的突破。该技术采用6D视频表示法融合RGB颜色和XYZ空间信息,构建了包含920万帧数据的4DNeX-10M大规模数据集,通过改进视频扩散模型实现15分钟内的高效生成,在动态程度和一致性指标上显著优于现有方法,为虚拟现实、影视制作等领域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