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里云宣布开源了两款大模型——QWen-7B和QWen-7b-Chat,两款模型属于阿里云通义千问大模型系列,参数规模为70亿。目前已经在Hugging Face和ModelScope平台上开放,均免费、可商用。阿里云在今年4月推出通义千问大模型,如今过去了4个月,国内已是“百模混战”的局面,这个时候阿里云选择了开源的路线。继7月Meta发布开源Llama 2之后,阿里云成为国内首个加入大模型开源行列的科技大厂。
“有意见”留言板
@Futon:也许正说明现在光做大模型已经不够了,开源模型可以更好地利用各种资源,而且还可能帮助阿里云,获得更好的效益。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模型的开发和使用中来,促进技术进步和普及,同时可以获得更多的贡献和回报,一石三鸟。
@老董:大模型已经看到的太多了,可是现在用起来的还没有看到多少,大模型能不能用,好不好用,在心里还是一个问号,希望今后可以看到更多大模型应用的实例,而不是简单的去“跑跑分”。
@鹅鹅鹅:从阿里云的这个操作来看,可能这个AI模型市场并不赚钱、应用AIGC也是赚钱能力有限。索性不如直接卖算力,吸引更多中小企业用户。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CIO们正面临众多复杂挑战,其多样性值得关注。除了企业安全和成本控制等传统问题,人工智能快速发展和地缘政治环境正在颠覆常规业务模式。主要挑战包括:AI技术快速演进、IT部门AI应用、AI网络攻击威胁、AIOps智能运维、快速实现价值、地缘政治影响、成本控制、人才短缺、安全风险管理以及未来准备等十个方面。
北航团队发布AnimaX技术,能够根据文字描述让静态3D模型自动生成动画。该系统支持人形角色、动物、家具等各类模型,仅需6分钟即可完成高质量动画生成,效率远超传统方法。通过多视角视频-姿态联合扩散模型,AnimaX有效结合了视频AI的运动理解能力与骨骼动画的精确控制,在16万动画序列数据集上训练后展现出卓越性能。
过去两年间,许多组织启动了大量AI概念验证项目,但失败率高且投资回报率令人失望。如今出现新趋势,组织开始重新评估AI实验的撒网策略。IT观察者发现,许多组织正在减少AI概念验证项目数量,IT领导转向商业AI工具,专注于有限的战略性目标用例。专家表示,组织正从大规模实验转向更专注、结果导向的AI部署,优先考虑能深度融入运营工作流程并产生可衡量结果的少数用例。
这项研究解决了AI图片描述中的两大难题:描述不平衡和内容虚构。通过创新的"侦探式追问"方法,让AI能生成更详细准确的图片描述,显著提升了多个AI系统的性能表现,为无障碍技术、教育、电商等领域带来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