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措施的二十条通知,在第十三条“壮大数字消费”中明确提出要推进数字消费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传统消费数字化转型,促进电子商务、直播经济、在线文娱等数字消费规范发展。推进数字生活智能化,打造数字消费业态、智能化沉浸式服务体验。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持续推动创新突破,开辟更多新领域新赛道,进一步完善相关领域服务标准。
“有意见”留言板
@媒体搬运工:新基建需要新消费,汽车、住房等实物消费是一方面,其中提到要扩大数字消费是亮点,特别是5G持续发展,可以衍生出很多新的玩法。
@汉堡不加酱:不论是智能家电、AR智能产品的升级,还是智慧景区的打造、互联网医疗的发展,都在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丰富和健康。
@老董:传统消费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在于数字化如何为传统消费谋利,有利可图数字化自然会被普及。而这个利从何来,还需要通过广泛的数字化实践去进行验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浙江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ContextGen,这是首个能够同时精确控制多个对象位置和外观的AI图像生成系统。该系统通过情境布局锚定和身份一致性注意力两大创新机制,解决了传统AI在多对象场景中位置控制不准确和身份保持困难的问题,并创建了业界首个10万样本的专业训练数据集,在多项测试中超越现有技术。
谷歌推出升级版图像生成模型Nano Banana Pro,基于最新Gemini 3语言模型构建。新模型支持更高分辨率(2K/4K)、准确文本渲染、网络搜索功能,并提供专业级图像控制能力,包括摄像角度、场景光照、景深等。虽然质量更高但成本也相应增加,1080p图像费用为0.139美元。模型已集成到Gemini应用、NotebookLM等多个谷歌AI工具中,并通过API向开发者开放。
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SR-Scientist系统实现了人工智能在科学发现领域的重大突破。该系统能够像真正的科学家一样,从实验数据中自主发现数学公式,通过工具驱动的数据分析和长期优化机制,在四个科学领域的测试中比现有方法提高了6%-35%的精确度。这标志着AI从被动工具转变为主动科学发现者的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