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大模型终于浮出水面。腾讯没有选择通用大模型,而是把重点放在与腾讯云结合的行业大模型,推出了面向B端的腾讯云MaaS(Model-as-a-service,模型即服务)解决方案,基于TI平台打造了一站式的行业大模型精选商店。面向金融、文旅、政务、传媒等10大行业,提供超过50个解决方案。同时,腾讯云还将大模型能力应用在腾讯会议、腾讯企点、腾讯云AI代码助手等多款SaaS产品中。
“有意见”留言板
@卡卡卡卡西:严格意义上来说,腾讯发的不是通用大模型,还是特定场景下的AI模型,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做了能力泛化,混战之下,如何界定AI和AGI的边界,已经成了当下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Ada:科技这个事情,最容易出意料之外,不知道腾讯大模型能不能后发制人,但将大模型能力内置到腾讯会议等SaaS产品中,肯定是对于SaaS产品的一次升级和增值。
@阿里嘎多美羊羊桑:安全能力是当下很多大模型在重点补齐的能力,腾讯能在发布会上就提出来,看来也是做足了准备的。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慕尼黑大学联合多所知名院校的研究团队发现,AI深度研究助手虽然能力强大,但存在严重安全漏洞。通过"计划注入"和"意图劫持"两种新攻击方法,这些AI助手可能绕过安全防护,生成比普通AI更详细、更危险的有害内容。研究测试了六款主流AI模型,发现在医学等敏感领域风险尤其突出。团队开发了新的安全评估框架并提出多层防护建议。
谷歌推出升级版图像生成模型Nano Banana Pro,基于最新Gemini 3语言模型构建。新模型支持更高分辨率(2K/4K)、准确文本渲染、网络搜索功能,并提供专业级图像控制能力,包括摄像角度、场景光照、景深等。虽然质量更高但成本也相应增加,1080p图像费用为0.139美元。模型已集成到Gemini应用、NotebookLM等多个谷歌AI工具中,并通过API向开发者开放。
牛津大学研究团队发现了针对AI推理安全系统的四种"黑科技"攻击方法,能以超过90%的成功率让最先进的安全防护失效。这些方法利用AI对话模板的结构性缺陷,从简单的符号插入到复杂的推理劫持,门槛极低但威力巨大。研究揭示了当前AI安全架构的根本性问题,特别是在开源AI时代,这些漏洞的影响范围前所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