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WWDC23凌晨开幕。其中最瞩目的要数跳票多次的AR头显Apple Vision Pro,此次终于揭开面纱。Vision Pro搭载了M2和R1芯片,兼容iOS和iPadOS各种软件,交互上直接通过手、眼睛和语音来控制。有人靠近时,EyeSight功能还会将设备视区变透明。就是起售价高达3499美元,比之前预期还高出不少。此外,苹果发布了15英寸的 MacBook Air、搭载M2 Ultra的Mac Studio和Mac Pro,还展示了iOS 17、iPadOS 17、watchOS 10、macOS Sonoma等新系统。
“有意见”留言板
@不倒翁:一个产品的好与不好,从最初第一代就能看出是否引领时代,乔布斯说过,希望把苹果产品打造成,即使牛顿,爱因斯坦等这些牛人复活也感受到喜欢和与众不同,iPhone做到了,MacBook做到了。但是目前的AR眼镜设备,个人第一印象的外观形态是Google的glass,而不是一个大眼罩。要是乔布斯还在,不知道会不会吐槽这个AR设备。
@黑咕隆咚:从1968年第一个AR系统雏形诞生,到苹果的Vision Pro的发布,AR在每个阶段都有很大的突破。售价2万元虽然价格有点高,但它给人带来的体验却是值得的,如果这项技术能应用在诸如游戏、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那就更物有所值了。
@周一见:Vision Pro的发布可以说苹果在技术创新、新商机和产业影响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不过实际效果和市场反应还是取决于产品的具体性能、功能和价格等因素,有体验才有发言权,等我用上了再说吧。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大语言模型"幻觉"现象的新根源:注意力机制存在固有缺陷。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注意力机制在处理多步推理任务时也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这一发现挑战了仅通过扩大模型规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为未来AI架构发展指明新方向,提醒用户在复杂推理任务中谨慎使用AI工具。
Meta为Facebook和Instagram推出全新AI翻译工具,可实时将用户生成内容转换为其他语言。该功能在2024年Meta Connect大会上宣布,旨在打破语言壁垒,让视频和短视频内容触达更广泛的国际受众。目前支持英语和西班牙语互译,后续将增加更多语言。创作者还可使用AI唇形同步功能,创造无缝的口型匹配效果,并可通过创作者控制面板随时关闭该功能。
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机构联合发布MM-RLHF研究,构建了史上最大的多模态AI对齐数据集,包含12万个精细人工标注样本。研究提出批评式奖励模型和动态奖励缩放算法,显著提升多模态AI的安全性和对话能力,为构建真正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