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是大模型背后的算力之源。凭借10000片英伟达GPU芯片,OpenAI训练出了GPT-3大语言模型,英伟达的GPU也成为大模型训练的首选。而与英伟达并称为显卡双雄的AMD,在这波AI浪潮中自然也不甘落后。今年下半年,AMD将推出对标英伟达GH200超芯的MI300,发力AI训练市场。MI300是市面上首款“CPU+GPU+内存”一体化产品,也是AMD投入生产最大的芯片,晶体管数量达到1460亿个。
“有意见”留言板
@媒体搬运工:在大模型这波热炒中,芯片居然成了最大赢家。俗话说,羊毛出在猪身上。当AI烧钱到这个程度,那谁会买单呢?就像某个广告词所说的,我们不生产算力,而只是算力的搬运工。算力的狂欢,谁是最后的接盘侠呢?!
@Ada:最近《福布斯》刚为AMD CEO苏姿丰发表了特刊,称苏妈一手策划了硅谷历史上最重大的企业转型之一,使得一度濒临破产的AMD股价在不到十年里增长了近30倍。杂志还提到黄仁勋是苏姿丰的远房亲戚,那么这次面对AI浪潮,同为华裔芯片老总的她,能将AI王冠从这位“远亲”的头上摘下来吗?
@无糖冰可乐:AMD在GPU市场取得成功的潜力很大,并且在研发方面投资加大有利于公司在竞争中占得先机。英伟达等竞争对手也在不断进步,因此双方之间的竞争必定会持续激烈。不管结果如何,消费者最终将受益于市场竞争所带来的更高性能、更创新的产品。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当AI遇到空间推理难题:最新研究揭示GPT-4等顶尖模型在传送门解谜和立体拼图中集体"挂科",复杂智能远比我们想象的更难实现。
这项研究首次系统评估了AI代码智能体在科学研究扩展方面的能力。研究团队设计了包含12个真实研究任务的REXBENCH基准,测试了九个先进AI智能体的表现。结果显示,即使最优秀的智能体成功率也仅为25%,远低于实用化要求,揭示了当前AI在处理复杂科学推理任务时的显著局限性。
2025施耐德电气智算峰会上,全新EcoStruxure(TM) Energy Operation电力综合运营系统正式亮相,定位场站级智慧能源管理中枢,集技术领先性与本土适配性于一体。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MEMFOF光流估计新方法,在保持顶尖精度的同时将1080p视频分析的GPU内存消耗从8GB降至2GB,实现约4倍内存节省。该方法通过三帧策略、相关性体积优化和高分辨率训练在多个国际基准测试中取得第一名成绩,为高清视频分析技术的普及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