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近日陷入了一场大规模封号风波。据了解,从3月31日开始,ChatGPT官方悄无声息地对亚洲地区的用户进行了封号处理,主要针对批量注册和使用中文对话的账号。同时,官方也暂停了再注册通道。这一消息引发了用户的恐慌和不满,有人惊呼“最近几天最好别登录”。目前官方尚未对此事做出任何声明和解释,有分析认为,这可能与用户使用的网络节点、API调用次数、数据安全等因素有关。
“有意见”留言板
@不倒翁:咱也不知道这个炒作说的大量、大规模到底是几个用户被封号了,但是至少直接在ChatGPT官方直接注册的用户,没咋听说被封号。对ChatGPT来说,肯定希望全球用户不断投喂所有的语音和各种数据来不断提升其推理能力,但是我们也看到一个趋势就是越来越多的国家会因为数据安全来禁止使用ChatGPT,那么如何平衡呢?个人建议ChatGPT服务模式也采用数据在本国,而模型通用的方式来确保各国数据主权。
@黑咕隆咚:ChatGPT本身并没有地域限制, 它封禁的大概也只是第三方代理的账号, 就算它不封禁,大家还是会担心个人数据、企业和国家的数据泄露安全,目前意大利成为首个封禁ChatGPT的国家,也是基于数据安全的原因,所以国内还是得有个自己的ChatGPT才能放心使用。
@周一见:且不论封禁原因,ChatGPT可能带来的个人数据泄露,甚至国家数据安全隐患不容忽视,如果文心一言或者有其他AI工具足以比肩ChatGPT,还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嘛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随着5G流量快速增长和新用例不断涌现,网络运营商需要在最小化环境影响的同时管理密集网络使用。Orange法国与爱立信合作开展创新试验,测试FDD大规模MIMO天线集成无线电,优化高流量区域频谱使用。双方还探索Cloud RAN和Open RAN架构,通过虚拟化RAN功能实现灵活的软件中心网络。合作重点关注利用AI驱动的自动化和意图驱动技术提升能源效率,在不影响性能的前提下动态调整网络资源以降低能耗。
谷歌DeepMind等顶级机构联合研究揭示,当前12种主流AI安全防护系统在面对专业自适应攻击时几乎全部失效,成功率超过90%。研究团队通过强化学习、搜索算法和人类红队攻击等多种方法,系统性地突破了包括提示工程、对抗训练、输入过滤和秘密检测在内的各类防护技术,暴露了AI安全评估的根本缺陷。
微软正在将Windows 11改造为"智能代理操作系统",在任务栏中集成AI代理功能。新功能允许AI代理在后台执行任务,用户可通过任务栏图标查看进度状态。微软还在文件资源管理器中集成Copilot,提供文档摘要、文件问答等功能。此外,Click to Do功能得到改进,可将网页表格转换为Excel文档。这些AI功能采用本地AI和云端AI混合模式,为用户提供更智能的操作体验。
西蒙弗雷泽大学和Adobe研究院联合开发的MultiCOIN技术,能够将两张静态图片转换为高质量的过渡视频。该技术支持轨迹、深度、文本和区域四种控制方式,可单独或组合使用。采用双分支架构和分阶段训练策略,在运动控制精度上比现有技术提升53%以上,为视频制作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灵活性和精确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