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人民日报一篇《人工智能产业化应用加速》的文章令华为云旗下的盘古大模型再次引起关注。文中称,利用华为云盘古药物分子大模型,某先导药的研发周期从数年缩短至1个月,研发成本降低70%。该模型是“盘古大模型家族”的成员之一,目前华为云官网上,该系列AI大模型中的NLP大模型、CV大模型、科学计算大模型已经标记为即将上线状态。看起来,ChatGPT、文心一言相继发布后,沉寂两年的盘古大模型终于有动作了。
“有意见”留言板
@Ada:人民日报讲到AI产业化进程加快,华为云官网上也晒出了多个盘古大模型的产业化应用案例,除了语义理解、回答问题,盘古大模型的涵盖范围更广,产业化应用趋势更强。通过模型泛化,可以实现一个AI大模型在众多场景通用,减少对数据标注的依赖,让AI开发由作坊式转向工业化开发的新模式。
@媒体搬运工:在GPT上,我们成了追随者。为什么?太过于短期利益了。看看大家对于文心一言的评价,有点怒其不争的意味。我也很奇怪为啥在这次GPT的热潮中,华为鲜有发声。这次看到盘古的消息,希望不要令人失望。人家建平台,我们搞应用,终究在话语权上会很弱。所以,我们想要在下一个产业变革中占据有利地形,狠抓基础研究才是王道。
@辣腿堡不加酱:沉寂两年后,终于要上线了。最强国产版ChatGPT应用这个表述真是太吸引眼球了。盘古NLP大模型仅需少量样本和可学习参数即可完成千亿规模大模型的快速微调和下游适配,超期待。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Panzura在其Symphony数据管理平台中新增了访问控制列表分析和自动修复功能。该平台专门处理EB级非结构化数据集,具备扫描、分层、迁移和合规分析等功能。Panzura声称58%的企业受到权限扩散问题影响,74%的数据泄露涉及特权凭证滥用。新版本重点解决权限继承中断、过度授权访问和合规盲点等问题,提供完整的文件系统权限可视性和快速问题解决能力。
沙特TachyHealth团队开发的32亿参数医疗AI模型Gazal-R1,通过创新的双阶段训练方法在医疗推理任务上超越了12倍大的模型,在MedQA等测试中取得87.1%的优异成绩,展现了精巧训练策略胜过规模扩张的重要启示,为资源有限的医疗AI研究提供了新路径。
Arista Networks宣布收购博通旗下VeloCloud SD-WAN业务,交易金额约10亿美元。VeloCloud是SD-WAN领域先驱企业,拥有集成安全功能的云管理SD-WAN解决方案。此次收购填补了Arista在分支机构连接方面的空白,使其能够提供端到端网络解决方案。同时,前思科高管Todd Nightingale加入担任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将助力公司拓展更广泛的客户群体。
奥地利维也纳医科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RetFiner技术,通过让眼科AI模型同时学习OCT图像和医疗文字描述,显著提升了诊断准确率。该方法采用四种训练任务让AI模型建立图像与文字的深层联系,在三个主流眼科AI模型上实现了2-6个百分点的性能提升,为医学AI发展开辟了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