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等到百度「文心一言」面向公众开放,昨天,复旦大学邱锡鹏教授团队已将国内首个类ChatGPT模型MOSS发布到了公共平台,不过由于访问量过大,MOSS服务器当晚就被挤崩了。研发团队表示愿意在MOSS完成初步验证之后,将相关经验、代码、模型参数开源共享。据了解,目前MOSS最大的短板是中文水平不够高,主要原因是互联网上中文网页干扰信息如广告很多,清洗难度很大。
“有意见”留言板
@不倒翁:“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差点笑喷了。大学做模型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可以进行各种交叉学科,打造一个多功能的训练模型,但是奈何目前中文网页的广告干扰等干扰因素,真是空有一身本领,却深陷泥潭的感觉。建议发挥广大在校学生优势,对中文网页进行大量的人工标注和清洗工作。
@黑咕隆咚:错过了ChatGPT测试,刚想趁热可以测下中国的MOSS吧,结果没注册成功。看来还是暂不适合大规模用户测试,需要完善的地方还是有很多的。其实未来不管出现多少种类的这样的产品,它们也都是人类的辅助工具,并不会完全替代人类。
@周一见:虽然MOSS目前还是一个不成熟的模型,但一经内测已引起不少关注,看来大家对中国版ChatGPT的诞生充满期待,中国全体AI从业者任重而道远。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文章介绍了阿里·帕尔托维通过 Neo 计划,以编程测试发现并培养未来科技领军人才,投资于多家初创企业推动技术创新与资本增值。
本文警示:AI仅复制人类表象,非真正创新;不断抹平人性瑕疵,削弱创新活力,迫切需要激发挑战与思辨的系统设计。
本文讨论了AI如何革新航空航天业,从优化航班运营、提升驾驶舱智能化,到加速飞机设计、精益制造和预测性维护,既提高安全性又降低成本,同时强调需平衡技术、监管与伦理挑战。
Google Cloud旗下Mandiant最新M-Trends报告显示,金融驱动的网络攻击(如勒索软件)依旧为全球主流威胁,其手段正日益复杂和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