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元宇宙概念火爆,它描绘了人们对互联网的终极想象。随着元宇宙应用增多,用户可以在元宇宙环境下发起移动支付,但现有元宇宙场景下的移动支付方案,缺少交易安全认证,支付安全没有保障。
12月27日,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元宇宙环境下的移动支付方法及装置”专利公布。该发明涉及网络安全技术领域,通过对用户在元宇宙发起的移动支付中的交易信息进行安全认证,从而保障元宇宙环境下的移动支付安全。
我们的科技留言板“有意见”如下
@卡卡卡卡西:参照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来看,元宇宙最先构建起来的应用体系除了游戏文娱生态外,还有金融支付体系,上一个时代,四大行不努力,让微信、支付宝抢了风头,这次,元宇宙里的移动支付是要再次回归成为银行的核心能力了吗?
@Ada:该发明实施中,采用了NFT技术进行虚拟身份的验证。将客户的虚拟身份标识发送至元宇宙区块链,根据元宇宙区块链中与虚拟身份标识对应的NFT,对客户的身份进行验证。
@东北路飞刘海柱:哈?中国银行上周才公布了元宇宙药品销售专利,这周就公布了支付专利,下一步就是在元宇宙里卖连花清瘟和布洛芬了是吧。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大语言模型"幻觉"现象的新根源:注意力机制存在固有缺陷。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注意力机制在处理多步推理任务时也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这一发现挑战了仅通过扩大模型规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为未来AI架构发展指明新方向,提醒用户在复杂推理任务中谨慎使用AI工具。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机构联合发布MM-RLHF研究,构建了史上最大的多模态AI对齐数据集,包含12万个精细人工标注样本。研究提出批评式奖励模型和动态奖励缩放算法,显著提升多模态AI的安全性和对话能力,为构建真正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