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于11月30日推出的ChatGPT聊天机器人,自上线那天就被网友称为要“超越谷歌搜索”。目前免费开放,发布的一周之内,用户量直冲百万级,甚至服务器一度被注册用户挤爆了。
ChatGPT不仅能回答各种问题,还能写剧本、写小说、给代码纠错,可以进行多轮对话,回复自然流畅。OpenAI表示,ChatGPT模型使用了“利用人类反馈强化学习”(RLHF)的训练方式,相比 GPT-3,ChatGPT的主要提升点在于记忆能力,可实现连续对话,极大地提升了对话交互模式下的用户体验。
我们的科技留言板“有意见”如下
@不倒翁:人们创造AI是为了什么?方向错了,回答得再好也没啥用,看了ChatGPT的答复,看似滴水不漏的回答,其实没有解决具体问题。比如你问“羊肉好吃吗”他回答“人们的看法可能会有所不同。有些人可能认为羊肉味道鲜美,适合烹饪各种菜肴。但也有人认为羊肉味道难以接受。这可能取决于个人口味和喜好。因此,关于羊肉是否好吃,并不能给出一个统一的答案。”这确实不是人话!
@周一见:一个更“高级”地、“训练有素”的AI,好玩但不止好玩,比起追求一个精准的答案,ChatGPT更适合充当文本生成、创意写作的工具。眼前最接近实际的应用场景是搜索引擎优化、营销媒体内容创作辅助和开发者编程,从模型的准确性和部署成本来看,今天的ChatGPT距离实际落地还有一段距离。
@黑咕隆咚:聊天机器人虽然能模仿类似人类对话,但对于很多具体的问题还是不能像人类一样给出准确性的回答,就好比一些购物网站的客服机器人,回答的都是标准化的问题,而我们问的又是个体化问题,得不到想要的答案,还是需要呼叫人工客服来解答,所以说AI想要真的替代人类还是会面临很多阻力的。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2025施耐德电气智算峰会上,全新EcoStruxure(TM) Energy Operation电力综合运营系统正式亮相,定位场站级智慧能源管理中枢,集技术领先性与本土适配性于一体。
这项研究首次系统评估了AI代码智能体在科学研究扩展方面的能力。研究团队设计了包含12个真实研究任务的REXBENCH基准,测试了九个先进AI智能体的表现。结果显示,即使最优秀的智能体成功率也仅为25%,远低于实用化要求,揭示了当前AI在处理复杂科学推理任务时的显著局限性。
Atlassian、Intuit和AWS三大企业巨头正在为智能代理时代做准备,重新思考软件构建方式。当前企业API为人类使用而设计,未来API将成为多模型原生接口。Intuit在QuickBooks中应用自动发票生成,使企业平均提前5天收款;AWS通过AI辅助迁移服务显著提升效率;Atlassian推出内部员工入职代理和客户代理,节省大量时间成本。专家强调需要建立强大的数据架构和信任机制。
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MEMFOF光流估计新方法,在保持顶尖精度的同时将1080p视频分析的GPU内存消耗从8GB降至2GB,实现约4倍内存节省。该方法通过三帧策略、相关性体积优化和高分辨率训练在多个国际基准测试中取得第一名成绩,为高清视频分析技术的普及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