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人们都有一个梦想,即借助人工智能AI技术来拓展现有人类智慧、知识和创造力的边界,但人脑复杂结构带来的学习能力远超人类构建AI的能力,于是AI只能通过各种特定深度学习模型来单点突破某些特定领域。而AIGC,即基于AI能力的内容创作(包括文字、图片和视频等等)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类别。
然而AI的“深度学习”训练并不是拥有自我意识的自主学习,是通过收集大量样本让AI从海量数据中总结规律,再根据人类的指令,基于规律进行内容再生产的过程,它同时受核心算法、硬件条件、数据库样本等多方面的限制。但是在今年年初,AIGC的缺点被最终被 diffusion 扩散化模型克服,带来了魔术般的用户体验:打开网址,输入你想要画面的关键字,等待几分钟,模型就会生成完成度非常高的图片作品。普通人使用最尖端AI技术的门槛因此被降到最低,上线以来,仅通过官方平台 DreamStudio 制作的生成图片就超过1.7万亿张。
我们的科技留言板“有意见”如下:
@随机即灵感:AI作画的在技术的帮助下让人类不断提升对不确定性的认知。8年前,通过“生成式对抗网络”(GA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s)的AI画作只不过是通过自鉴别进行不断地逼近模仿。今天的稳定扩散模型(Stable Diffusion Model)通过引入不可观测的随机变量,让画作更”自然“,也体现出了不确定性的魅力所在。
@bicmao:并不认同“AI取代人类”这句话。Diffusion大火之前,AI绘图其实比较一般,大部分AI绘图基本只能生成特定类型的图片,Diffusion确实使得AI绘图有了质量上的飞跃,而且可以很好地根据语言指导生成,但是可控性依然不足,功能指向性也较单一。目前,AI绘图尚不成熟。比如“五彩斑斓的黑”这种需求,对于怼也怼不了,做也做不出的AI来说,就只能化身“Siri”了。
@素颜也倾城:“关键词、数据库、模糊查找、潜在扩散模型”=“素材库融合怪”,Stability AI是否可以“唤醒人类的潜能”我不清楚,但是目前AI还没有独立的思考及创造能力,摆在我们眼前的还是如何防范AI创作模型的“剽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企业软件公司Infor将亚太地区作为关键增长引擎,凭借制造业软件专长和AI平台能力吸引新客户。CEO表示亚太制造业基础雄厚,是重要市场。公司专注年收入1亿至50亿美元企业,提供行业特定解决方案。通过Leap项目推动客户向云端迁移,与AWS合作解决数据主权问题。在AI方面,Infor开发智能代理功能,结合流程挖掘技术帮助企业识别低效工作流并实现实时自动化改进。
字节跳动发布Seedream 4.0多模态图像生成系统,实现超10倍速度提升,1.4秒可生成2K高清图片。该系统采用创新的扩散变换器架构,统一支持文字生成图像、图像编辑和多图合成功能,在两大国际竞技场排行榜均获第一名,支持4K分辨率输出,已集成至豆包、剪映等平台,为内容创作带来革命性突破。
企业软件支出快速增长,在IT预算中占比不断提升,给IT组织带来管理挑战。这一趋势源于对SaaS平台依赖加深、AI等领域软件产品激增。虽然更好的软件采用规则和治理结构有助控制支出,但部署困难。CIO通过减少工具扩张来控制成本,同时提升数据一致性和产品质量。专家建议建立软件资产清单,设立企业目录,并预测未来十年软件可能占IT预算一半以上。
红帽公司研究团队提出危险感知系统卡(HASC)框架,为AI系统建立类似"体检报告"的透明度文档,记录安全风险、防护措施和问题修复历史。同时引入ASH识别码系统,为AI安全问题建立统一标识。该框架支持自动生成和持续更新,与ISO/IEC 42001标准兼容,旨在平衡透明度与商业竞争,建立更可信的AI生态系统,推动行业协作和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