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AI四小龙”以及市场上大多数AI企业不同,第四范式选择了决策类AI这个更垂直的赛道,帮助企业进行业务决策和风险管理。
昨日晚,第四范式再次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上市申请,高盛和中金担任联席保荐人,这是继2021年8月、2022年2月之后,这家人工智能公司第三次冲刺港股IPO。自2014年成立至今,第四范式先后完成了11轮融资,总金额超过10亿美元。据悉,以2021年收入计,第四范式在中国以平台为中心的决策类人工智能市场占据最大市场份额。
我们的科技留言板“有意见”如下
@独角兽:这家三冲IPO的独角兽背后是一位80后天才科学家。戴文渊曾获得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世界冠军,学有所成后没有留在学术界,而是走上了创业道路。从业务来看,第四范式主要通过提供先知平台及产品、应用开发服务等人工智能技术与服务获取收入,其中先知平台及产品产生的收入占比在2020年高达65.7%,今年上半年降至50.2%。
@不倒翁: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经历了三起三落,第四范式三度冲击IPO迫在眉睫。AI很烧钱,过去3年第四范式累计亏损32.7亿元。如何解决公司的盈利问题,不仅是第四范式面临的问题,也是AI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建议刚开始走通用路线而不是差异化路线。
@周一见:对于第四范式来说,申请失效并不意味着失败。自身造血能力不足是AI公司集体面临的功课,相较于亏损难题,与BAT等传统互联网巨头的竞争是更大的考验,第四范式在知名度、覆盖率、用户群、资金储备等方面并不具备优势,如何从巨头们的挤压下突围,在决策类AI赛道真正“起势”是第四范式应首要回答的。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杜克大学研究团队建立了首个专门针对Web智能体攻击检测的综合评估标准WAInjectBench。研究发现,现有攻击手段极其多样化,从图片像素篡改到隐藏弹窗无所不包。虽然检测方法对明显恶意指令有中等效果,但对隐蔽攻击几乎无能为力。研究构建了包含近千个恶意样本的测试数据库,评估了十二种检测方法,揭示了文本和图像检测的互补性。这项研究为Web智能体安全防护指明了方向,提醒我们在享受AI便利时必须保持安全意识。
生成式AI的兴起让谷歌和Meta两大科技巨头受益匪浅。谷歌母公司Alphabet第三季度广告收入同比增长12%达742亿美元,云服务收入增长33%至151.5亿美元,季度总收入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Meta第三季度收入512.5亿美元,同比增长26%。两家公司都将大幅增加AI基础设施投资,Meta预计2025年资本支出提升至700亿美元,Alphabet预计达910-930亿美元。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研究团队系统研究了AI智能体多回合强化学习训练方法,通过环境、策略、奖励三大支柱的协同设计,提出了完整的训练方案。研究在文本游戏、虚拟家庭和软件工程等多个场景验证了方法有效性,发现简单环境训练能迁移到复杂任务,监督学习初始化能显著减少样本需求,密集奖励能改善学习效果。这为训练能处理复杂多步骤任务的AI智能体提供了实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