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Instagram越来越像山寨版的TikTok,很多用户这样说。
TikTok进军美国市场后,凭借短视频社交功能,在美国风靡,而此前的社交平台“红人”Instagram却走了下坡路。据了解,现在扎克伯格准备带领整个Meta矩阵进行转型,向短视频方向发展。不少用户表示,现在打开Instagram,软件会向用户不断推荐各种短视频内容,甚至有的还带着TikTok水印,而标志性的图片内容越来越少。
其实过去几年里,Meta就在效仿TikTok的功能,不仅如此,还挖TikTok上的内容创作者,并在背后游说政府打压,但三管齐下还是无法遏制TikTok的势头。
我们的科技留言板“有意见”如下
@老董:文字的信息承载量不如图片,图片的信息承载量又不如视频。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短小精悍又符合用户审美的短视频,自然会比图片更可以吸引人们的关注。至于说社交与娱乐,有谁说社交里不能有娱乐?或者在娱乐的时候不能社交?本质还是移动端相交互的信息量变大后的必然规律。但是Ins从其它家直接进行内容搬运,这个事情就做得不地道了,难道在这个重视知识产权闻名的国家中,这样的事情都没有人来管吗?
@独木舟:Tik Tok和Instagram两个本身就不是同类型的软件,Tik Tok根本上是一个娱乐软件,而Instagram以及背后的FB是基于用户的社交网络展开的。Tik Tok虽然看似门槛低,但只有优质的内容才会吸引眼球,进而推送给更多用户,这样的模式俨然就是“金字塔”。当然Instagram能一步步发展到今天的规模,说明它正在逐渐理解TikTok的精髓,但想要打败TikTok,单靠模仿是绝对不够的。
@规律:20年前,美国引领互联网社交应用,20年后,中国玩出了新花样,移动视频社交。20年前,中国像素级模仿,努力不被落下,20年后,美国模仿中国也得搞微创新。P(骗)P(骗)T(他)容易,落地难;模仿续命,创新很难。优势也会变劣势,产品周期是自然。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OpenAI在最新博客中首次承认,其AI安全防护在长时间对话中可能失效。该公司指出,相比短对话,长对话中的安全训练机制可能会退化,用户更容易通过改变措辞或分散话题来绕过检测。这一问题不仅影响OpenAI,也是所有大语言模型面临的技术挑战。目前OpenAI正在研究加强长对话中的安全防护措施。
字节跳动团队开发了首个AI研究助手评估系统ReportBench,通过对比AI生成报告与专家综述论文的引用质量,并验证陈述准确性来评估AI助手表现。研究发现OpenAI Deep Research引用准确率38.5%,Gemini为14.5%,两者都存在陈述和引用幻觉问题。该系统为AI研究助手建立了标准化质量检测工具,推动行业发展。
谷歌宣布计划到2026年底在弗吉尼亚州投资90亿美元,重点发展云计算和AI基础设施。投资包括在里士满南部切斯特菲尔德县建设新数据中心,扩建现有设施,并为当地居民提供教育和职业发展项目。弗吉尼亚州长表示这项投资是对该州AI经济领导地位的有力认可。此次投资是谷歌北美扩张战略的一部分。
台湾大学研究团队开发了MovieCORE数据集,这是首个专门训练AI深度理解电影内容的创新工具。该数据集通过多AI智能体协作生成复杂问题,采用认知分类法测量思维深度,99.2%的问答需要高层次思维。研究还开发了ACE增强技术,可将AI性能提升25%。实验显示现有AI在深度视频理解方面仍存在显著不足,为未来AI发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