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芝加哥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了一种人工智能新算法,利用芝加哥2014年到2016年暴力犯罪和财产犯罪的公共数据来训练模型。该模型可以提前一周预测未来的犯罪活动,准确率约为90%。
研究人员指出,以前的犯罪预测工具忽略了城市复杂的社会环境,并且没有考虑犯罪与警察执法效果之间的关系。而新模型通过观察离散事件的时间和空间坐标,还将公路、火车站和公车路线等交通工具信息作为运算因子,来预测犯罪。此外,该模型还揭示出警察在执法过程中存在某些偏见。
我们的科技留言板“有意见”如下
@不倒翁:听说过针对气象的精准预报,比如将城市区域分解成许多个1公里×1公里的网格,实现两个小时内每个网格的天气预报,而这都需要对过去10年的海量雷达数据进行处理、训练和分析,预测还往往不那么准确。现在把一个城市划分为1000英尺(300米)的一个个区域,通过历史数据对人的行为进行分析,从而预测未来某个人将会实施某项犯罪行为,这不是一个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TomandJerry:表格蹲点已进化成了AI蹲点。涂子沛在《大数据》中就介绍了犯罪之都纽约的一个巡警杰克梅普尔通过地点标记和图表记录案发时间找到犯罪的规律,全城推广成功将地铁的犯罪率降低了27%,由此还诞生了计算统计学(CompStat)。如今表格分析已发展成为了AI,更加精准。这就是告诫人们想走捷径做劫匪也枉然。
@周一见:2002年美国电影《少数派报告》已经“预言”,随着科技发展,人类可以利用具有感知未来的超能力人——“先知”来预测并阻止犯罪。现在,AI充当了这一角色,但正如片名一样,90%的准确率,意味着”少数派“的存在,而那些即将犯罪的人又该怎样处理?AI预测犯罪的可行性,也许需要先考虑这些问题。
@锐角:作为一集不落看完五季《疑犯追踪》的人,对AI预测犯罪这个场景太熟悉了,现实版AI虽然还在萌芽阶段,但是潜力巨大。我想未来的警务模式也许是AI技术+公安系统数据+视频监控系统融合的大数据公安警务模式。
@独木舟:对信息的有效解读是个科技难题,AI如何实现读心术?犯罪行为是心理层面的问题,也是AI最难突破的情感分析能力。AI算法随着数据质量、网络覆盖、技术升级,其预测能力会大幅提升,但预测犯罪的可靠性还有待考究。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Ceph平台通过单一解决方案提供大规模可扩展的对象、块和文件存储。IBM Storage Ceph自2023年1月起成为IBM存储产品组合和软件定义存储的一部分,可在行业标准x86服务器硬件上运行。它可以从小型工作负载开始,并可扩展到PB级工作负载。
国产算力PoC平台主要聚焦于为国产算力集群提供垂类场景评测、适配与验证服务,促进国产芯片从“可用”到“好用”,同时为互联网、AI 应用开发企业提供多种算力适配试验空间,找到适合不同场景的“芯片+软件”最佳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