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4日,华为举办了nova10 系列及全场景新品夏季发布会,带来了nova10系列、AITO问界M7智能汽车、华为全屋智能2.0等系列终端新品。
AITO品牌正式推出了旗下第二款产品问界M7,新车定位豪华智慧大型电动SUV,分为三个版本,定价31.98万元起,7月23日开启试驾,下个月首批交付。华为常务董事余承东透露,华为与小康赛力斯联合打造的AITO已经是成长最快的汽车品牌,问界M5上市仅87天交付量就已破万台。赛力斯则表示将有新工厂投产,保证年产三十万台的交付能力。
我们的科技留言板“有意见”如下
@延巴克图:造车新势力的先发优势大概已经过去了,全球来看,特斯拉销量榜首一度让位于比亚迪。现在华为加持的M7明显是对标理想ONE。最后汽车还是要回到质量、服务、客户体验这些最本质的问题,竞争也会变成一场马拉松,华为是有后劲的。
@井蛙:汽车界如今也成了跨界打劫。华为凭一己之品牌优势强力拉升了一个连续两年亏损,2022年第一季度前还巨亏近40亿靠发债续命的名不见经传民营车企。问界一出,不仅媒体圈叫好,二级市场也给用脚投出了票。张兴海信誓旦旦,不是给华为代工,整车知识产权归小康股份,看来这问界就是个联名款,事后也跟华为也没啥关系。风口来了谁也挡不住,2021年初公募基金就已跑步入场,静看潮水退去谁在裸泳吧。
@不倒翁:汽车作为交通工具,其核心技术第一层应该是安全性,这部分简单说就是刹车、车身稳定等技术;第二层是动力,对于新能源汽就是电机、电池技术;第三层才是体验,包括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余承东“问界M7是全世界最好的智能座舱,没有之一”的言论,对于汽车本身而言,差了两个维度,精神值得赞赏。
@周一见:从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来看,问界M7对比其他品牌的中大型SUV,数据表现更优秀,功能细节上也很拉好感,但从产品角度来看,这些并不能成为其对标“百万级豪车”的底气,毕竟,你永远也无法想象,造车新势力产品能卷到什么程度。有体验才有发言权,豪不豪市场说了算。
@独木舟:AITO品牌首款车型问界M5仅用87天便让累计销量突破了万台大关,而即将到来的问界M7,可以说将品牌一如既往的技术优势发挥的淋漓尽致,希望表现会尽如人意。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继苹果和其他厂商之后,Google正在加大力度推广其在智能手机上的人工智能功能。该公司试图通过展示AI在移动设备上的实用性和创新性来吸引消费者关注,希望说服用户相信手机AI功能的价值。Google面临的挑战是如何让消费者真正体验到AI带来的便利,并将这些技术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
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团队发现大语言模型"幻觉"现象的新根源:注意力机制存在固有缺陷。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即使在理想条件下,注意力机制在处理多步推理任务时也会出现系统性错误。这一发现挑战了仅通过扩大模型规模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观点,为未来AI架构发展指明新方向,提醒用户在复杂推理任务中谨慎使用AI工具。
Meta为Facebook和Instagram推出全新AI翻译工具,可实时将用户生成内容转换为其他语言。该功能在2024年Meta Connect大会上宣布,旨在打破语言壁垒,让视频和短视频内容触达更广泛的国际受众。目前支持英语和西班牙语互译,后续将增加更多语言。创作者还可使用AI唇形同步功能,创造无缝的口型匹配效果,并可通过创作者控制面板随时关闭该功能。
中科院自动化所等机构联合发布MM-RLHF研究,构建了史上最大的多模态AI对齐数据集,包含12万个精细人工标注样本。研究提出批评式奖励模型和动态奖励缩放算法,显著提升多模态AI的安全性和对话能力,为构建真正符合人类价值观的AI系统提供了突破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