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15日,世界上第一个“半机械人”彼得·斯科特-摩根去世。在2017年确诊肌萎缩侧索硬化(ALS)后,彼得逐渐丧失了移动、自理、吞咽、语言等多项能力,但他没有认命,而是通过胃造口、结肠造口、膀胱造口、全喉切除等身体改造手术,并在眼动追踪、语音合成、虚拟化身等技术的帮助下,将自己改造为半人半机械的“赛博格”。
当表达想法时,彼得看向屏幕上的按钮,摄像头会精确追踪他的眼睛,打出对应的字母,再转化为彼得音色的语音,同时彼得的虚拟化身会根据语音内容做出动作。
我们的科技留言板“有意见”如下
@凶狗睡大石:彼得是一位拥有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出版过8本书籍,在全球开展了1000多场演讲的机器人科学家。他能完成对自己的改造是他与命运的抗争,完全基于他有钱、有能力、有资源。机械造价高昂并且无法量产,对于那些已经病入膏肓、家境贫寒的渐冻症患者来说,彼得的经历并没有为他们带来希望。这是科技在进步的证明,但也是幸存者偏差。
@抓住:成为“赛博格”不应是个选择而是个机遇。未来每个人都将与AI协同成为“赛博格”。AI将成为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不是因为它填补了我们缺失的某些功能,而是AI在放大我们自有的优势,期待强化版自己到来的那一天。
@独木舟:合成音频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为彼得合成语音系统的是来自苏格莱的CereProc公司。其深耕合成音频多年,与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协会合作,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患者提供全面的声音,霍金也曾使用过CereProc语音技术。
@不倒翁:很佩服为了科学而奉献自己一切的彼得。霍金的AI应用,还仅仅是包括面部识别、眼球识别等外在的交互系统,彼得除了应用和霍金同款的AI软件,还进行了身体改造,并且最后还为脑机接口设备的意念沟通做试验。可以说从身体到灵魂都和AI进行了交互,是新的人类到来,还是新的AI降临,值得我们思考。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英国研究人员开发出一项名为Fastball的三分钟检测技术,通过脑电图头戴设备分析大脑对图像的识别能力,能够在认知衰退早期发现记忆问题。研究涉及107名参与者,发现该技术可有效识别轻度认知障碍患者的记忆缺陷,比现有诊断工具提前10-20年发现阿尔茨海默病征象。该技术可在家中使用,为早期干预治疗提供可能。
伊斯法罕医科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DrugReasoner,这是首个能够像人类专家一样"推理"的药物审批预测AI系统。该系统基于LLaMA架构,不仅能预测新药是否会被批准,更重要的是能详细解释推理过程。在多项测试中表现优异,AUC值达0.732,明显超越传统方法,为制药行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透明化决策工具,有望显著提高药物研发效率。
随着智能代理AI的兴起,CIO必须调整IT战略重点、降低新安全风险并为员工重新培训技能。75%的CIO将在AI和机器学习项目上投入更多时间。IT部门需要从管理基础设施转向编排智能化,在每个业务流程中嵌入AI代理。CIO应重新考虑人机协作模式、多学科敏捷团队演进、IT治理职能重新定位,以及培养AI数据质量专家、AI诊断师等新兴角色技能。
这项由南京大学团队开发的FASB技术让AI学会了"察言观色"和"知错能改"。通过实时监控AI内部状态并动态调整干预强度,该方法在多个测试中将AI回答准确率提升了近50%。研究团队创新性地引入了回退机制,让AI能在发现问题时"重新来过",显著提升了回答质量。该技术在教育、客服、内容创作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